新建网页 1
湖南电大理工学院:彭瑛
为全面摸清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情况,找准问题,有效整改,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切实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质量,拓展试点空间,2006年10月中旬,湖南电大对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教学点进行了专项教学检查。本次检查由学校领导带队,16名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参加,组成6个检查组,分赴全省15个试点分校的26个教学点,以听取汇报、查看材料、召开师生座谈会、实地考察、现场测试等方式,对教学点边查边导,掌握了情况,发现了亮点,找出了问题,提出了措施。
2004年秋季,湖南电大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连续五次招生,累计注册学员5733人。两年来的实践表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省校、分校、教学点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办学形式深受农民欢迎、社会赞同、政府肯定。二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涌现了一批学以致用的学员典型。总体上看,试点是积极、稳妥的,教学进展也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在思想认识上有失偏颇,没有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规划中,少数站点的网络、师资等条件尚有一定差距,教学组织也有一定难度,某些地方的生源发动带有强制性,此外,专业发展极不平衡等。针对这些问题,湖南电大提出了五项措施,力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稳健发展。
一、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认同,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充分认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当地“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正确宣传和引导,从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出发,提高学员入学的自觉性、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教学站点建设,从试点的基本条件抓起,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四、加强教学督导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五、切实处理七个方面的关系,确保教学质量。
(1)入学测试与入学教育的关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育形式对农民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方式,他们对此深感陌生,无所适从,因此,相对来讲,搞好入学教育尤显重要。当然入学测试也不可或缺,它是施教的基础。
(2)集中面授与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关系。调查发现,多数农民更喜欢集中面授方式。对此,我们要求教学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第一学期适当增加面授辅导课时,逐渐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将集中面授与个别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关系。形考与终考相结合来综合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科学合理的,对于农民学员来说,应将两项考核成绩按各自的加权值相加得出该课程的总成绩,而不应采取“双及格”的方式认定成绩。
(4)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关系。对于“一村一”学员而言,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更合乎实情,在考试内容上强调以实用知识和技能为主,以知识的实际运用为重点。
(5)毕业作业与毕业小结的关系。大多数“一村一”学员不知道如何动笔写毕业论文,如果按普通高校生的要求来完成毕业作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建议中央电大,“一村一”学员的毕业作业以工作总结或实习总结的形式来完成。
(6)在岗实践与集中实践的关系。学实用技术是“一村一”学员的初衷,拿文凭是其次的,因此,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各教学点已达到共识,并正在付诸行动,力争在岗实践与集中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7)课程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关系。确实,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对“一村一”学员来说,理论实用、够用即可。所以,各级电大在建设教学资源时,一定要注重资源的实用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