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百年百师百课”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及学校2021年关于扎实做好 “三联系”党建活动工作要点,本着“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目的,信息学院聚集教工党员,带领学院第52期党训班学员共计200余人,于4月17日赴株洲大冲村秋瑾故居,开展以“传承”为主题的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播撒红色星星火种,传承红色基因。在秋瑾故居,学院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 搭建“百年百师百课”教育大课堂。各位党员驻足在一幅幅珍贵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件件厚重的革命历史文物前,仔细观看,细心品味,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解说,缅怀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追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坚定自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第52期党训班教师代表肖尧说,秋瑾同志在被捕之后坚不吐供,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名句并从容就义,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之志将一直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畏艰险,敢于奉献,奋勇前行!
打造“移动”思政课堂,传承优良传统。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卢华灯、学生支部书记戴骐分别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题,在现场声情并茂讲述红色故事,引领大家穿梭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接受精神的洗礼,感受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将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在师生交流互动环节,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军、副书记杨先林带队,党员专家教授、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全程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广大青年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9级移动应用开发二班章小雨感慨:“朝暮与先烈共往,与我们同行至未来。历史由英烈共筑,未来由我们青年谱写,我们必须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去奔赴光芒万丈的未来。”
感受时代前进脉搏,传承奋斗精神。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从2017年开始,信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对大冲村进行了持续三年的跟踪拍摄与报道,旨在见证大冲村从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每一步发展蓝图。曾经的大冲村在贫瘠中艰难渡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政府大刀阔斧,披荆斩棘实施改革:生态修复实现荒山复绿、四季花海景观成形、村级基础配套及水利设施综合功能整体提升、启动秋谨故居周边“穿衣戴帽”工程、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大冲村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湖南省美丽乡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实现了有效的衔接,大冲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活动最后,大家围绕大冲村开展徒步拓展活动,用双眼来记录新农村的发展变化,用脚步来丈量人们的奋斗轨迹。师生同行,交流欢畅,学生受益匪浅。20级软件四班袁悦芳表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要传承好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信息学院百年百师百课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信息学院师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个人选择融入国家需求,把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结合起来,承担使命职责,书写红色篇章。(信息学院 文/肖婷 图/伍纪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