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学院党支部开展学习《中国民法典》“真人图书馆”读书活动
日期:2021-04-28 18:21:52  发布人:hnddyfy  浏览量:8

4月23日中午,法学院党支部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 系列活动——学习《中国民法典》“真人图书馆”读书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宣传教育的讲话精神,主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委副书记周宇出席活动并讲话,学生处处长李涌涛、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毛剑以及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共120余人参加活动。“真人图书”、法学院院长刘建宏教授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分享了学习《中国民法典》的认识和体会,并与大家开展了互动交流。活动由图书馆馆长唐旭君主持。

 

周宇指出,去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中学习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全面遵守、科学运用民法典,用民法典指导、规范我们生活中的行为,做学习、运用民法典的模范。学习《中国民法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今天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始,下学期,将开展《中国民法典》学习的第二个专题活动,以后还将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知识抢答、模拟法庭辩论等活动。

刘建宏介绍了《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与基本框架,分析了《中国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结合自己对《中国民法典》的学习体会和一些涉及大学生的民事案例,阐述了学习《中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与参加活动的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现场回答了师生提出的40多个问题,耐心地为师生释疑解惑,赢得了阵阵掌声。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