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电大积极推进“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助力精准扶贫
日期:2016-04-13  发布人:admin6  浏览量:0

4月8上午,衡阳电大组织相关人员通过云教室系统参加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衡阳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衡阳电大党委书记马建新,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康霄羽,衡阳电大全体校领导、学校相关科室负责人、开放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的远程会议。

本次座谈会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享部分分校在创新推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引导全省电大各分校从当前农村变化和地方需求出发,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学分银行和考试改革等八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打造农民大学生培养的升级版,探寻“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据悉,衡阳市于2005年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划,2011年后转型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11年来,一直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与全市电大系统开放教育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实现有机对接和深度融合。2015年借助“农民大学生”十年庆典这个契机,系统总结了农民大学生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亮点,并在衡阳日报、衡阳电视台、衡阳党建网等主要媒体上开展专题宣传,彰显了“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累累硕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开展教学和管理创新,一是根据学员特点,全市电大系统初步形成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短期学习与长期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发展,针对学生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的呼声,自2010年以来在每个县市区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特色、规模较大的原则逐步建立2-3个的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全市首批共挂牌25个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先后聘请了50名“土专家、田秀才”作为现场教学指导教师,按照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的原则组建了数百人的农民大学生志愿者队伍。2005年以来,衡阳电大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村级干部、产业带头人、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乡镇站所干部,储备了一大批村级后备干部,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全市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做出了积极成效。

                  (衡阳电大  王琼娟)

收藏本页